两周前刚做了脑瘤切除术的74岁退休女教师坐在床沿,兴奋地一次次高高举起右手,这一对常人来说非常简单的动作两周前对她来说是做不到的,因为那时候她的脑瘤越发严重。医师指出,脑瘤是神经外科比较常见的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20-50岁比较多,应警惕脑瘤头痛、呕吐、视力变化等表现。 两周前刚做了脑瘤切除术的74岁退休女教师坐在床沿,兴奋地一次次高高举起右手,这一对常人来说非常简单的动作两周前对她来说是做不到的,因为那时候她的脑瘤越发严重。医师指出,脑瘤是神经外科比较常见的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20-50岁比较多,应警惕脑瘤头痛、呕吐、视力变化等表现。 去年8月初,刘老师突然说话不清、走路不稳、右手抬不起来,检查发现其脑部有一黄豆般大小的胶质瘤。多地大医馆脑科医师均认为:病人年事已高,不建议开颅手术。今年初,由于肿瘤进展较快,刘老师决定接受脑瘤切除术+瘤床放射粒子植入术,现在能靠着助行器慢慢走一段路,还能和女儿拌嘴了。 颅内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包括胶质瘤、转移瘤等。原发性脑肿瘤中,发病率比较高的是神经上皮肿瘤,又称胶质瘤,约占40%。广州复大肿瘤医馆首席脑科医师程江鹏介绍,脑瘤切除术+瘤床放射粒子植入术是目前治疗脑部肿瘤的新方法之一,即在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植入125碘粒,属微创治疗,可用于清除残余恶性肿瘤,治疗未能手术切除的癌组织或残存的癌组织,预防复发。除此之外,光动力治疗、冷冻治疗、瘤床局部化疗、免疫综合治疗等都是治疗脑部肿瘤的新方法,是手术、放疗、化疗之外的治疗手段。 颅内肿瘤的症状有颅内压增高症状和局灶症状两大类。脑内肿瘤的生长使颅腔内容物增加,导致颅腔内压力升高所引起的症状,医学上称之为颅内压增高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头痛是脑肿瘤的常见表现,当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呕吐,在弯腰等体位改变时头痛加重,或在咳嗽、打喷嚏等增加颅内压的动作时头痛加重,并且有持续发作、阵发加重的时候,要考虑是否有颅内压增高的可能。有些病人因为视力变化发现有视乳头的水肿,也应该想到颅内压增高的可能。随着瘤体逐渐增大,还可引起视神经萎缩,导致视力骤降甚至失明。 此外,脑肿瘤还常会引起精神异常,以情感淡漠、精神迟钝、记忆力下降多见,有时表现为傻笑、语言错乱、定向障碍、缺乏自制力。有的脑肿瘤早期表现为头昏、头痛、失眠、记忆力差而被误诊为神经官能症。脑肿瘤患者还往往伴随视野缺损,患者为了看清物像的全貌,常要歪头斜视。其他临床表现还包括行走不稳、耳鸣、听力下降、面部或肢体麻木、失语、月经不调等。 程江鹏建议,凡有颅内压增高、神经系统症状进行性加重的患者,应考虑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可能。通过详细了解病史、神经系统检查以及影像学技术(CT、MRI等),可帮助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