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所周知,一旦患上脑瘤等肿瘤疾病,由于疾病消耗、病症折磨、治疗损伤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往往比较虚弱,出现四肢无力的情况,一些患者还会出现活动障碍,如下肢紧绷,无法大步迈开,容易摔倒等,因而不少脑瘤患者往往处于长时间卧床的状态。这些状态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还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至患者的预后,因此脑瘤患者宜适当活动,那么,术后什么时候可以活动呢? 脑瘤患者宜适当活动,适当活动的好处有哪些呢? 1、改善患者情绪:患上脑瘤后,患者的情绪往往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出现抑郁、焦虑、愤怒、绝望等不良情绪,而适当的活动会使大脑产生能引起人体身心愉快的物质,可以给患者带来一个好的心态,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患者与疾病抗争的自信和勇气,提高患者消瘤积极性。
2、提高机体免疫力:由于疾病消耗、治疗损伤、不良情绪等影响的影响,脑瘤患者的免疫力普遍较低,不仅降低对癌细胞的抵抗能力,加速病情恶化,而且对治疗的耐受力也会更差,甚至不能顺利完成治疗。适当的活动可以刺激体内某些激素的分泌,加快骨髓生成白细胞的速度,使白细胞数量增多,存活时间延长,增加吞噬细胞的能力,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 由于脑瘤患者的体质普遍较差,活动时一定要把握一个基本原则:适当活动,充分休息,以不产生劳累感为度。比较适合脑瘤患者活动的方式主要有:散步、钓鱼、登山、游泳、打太极等,但都必须顾及自身的体力。 脑瘤术后什么时候可以活动?
手术是治疗脑瘤的常见方法,其对机体创伤性非常大,术后为了避免影响患者伤口愈合,因而需要卧床休息,什么时候可以活动成为患者和家属非常关心的问题之一。脑瘤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后,在不影响伤口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简单的活动来恢复自身的体能状态,如在家属的帮助下活动四肢。术后3-7天,还可以在家属的搀扶下在病房内活动,促进身体各项功能的恢复。待伤口愈合,身体恢复较好则可以在简单活动基础上逐步加大活动量,如散步、打太极等,但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理,活动时间也不可过长,更不能过度劳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