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女娃娃,同是11岁,同患一种罕见的胰腺肿瘤,同住一家医院、一间病房,比较终,同一个医师团队用不同手术方式,分别为她们切除肿瘤,使她们先后康复出院,重返校园。日前,这样的巧事发生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肝胆胰科三病区。 来自福建的欣欣(化名),半月前出现上腹部疼痛,经当地医院诊断,其胰腺体尾部有一大小为6cm×5cm的占位,考虑胰母细胞瘤,于是欣欣的父母赶紧带她找到御生堂肿瘤中医院肝胆胰科的主任。综合分析病情后,御生堂肿瘤中医院的涛主任认为,该患儿胰腺占位是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因肿瘤与脾脏动静脉关系密切,常规应该行胰体尾加脾脏切除。考虑到欣欣年龄小,脾脏切除后可能会降低机体抗感染和抗肿瘤免疫功能,加之肿瘤属于低度恶性,因此,黄主任决定为其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 手术难度很大,在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士的配合下,御生堂肿瘤中医院的主任和助手小心翼翼地将胰腺和脾动静脉之间的血管分支一一解剖、结扎、离断,直至将胰体尾和肿瘤切除。手术历时2个小时,出血仅70毫升。 而来自鹤壁的妍妍(化名),因胰头部有一个8cm×7cm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需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 众所周知,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腹部外科比较大的手术之一,需要切除部分胃、十二指肠,部分空肠,胆囊,部分胆管、胰头,极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胰漏,而且一旦出现胰漏,死亡率极高,一般医院很少开展这样的手术,更别提患者年仅11岁。 为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御生堂肿瘤中医院和他的团队做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在全麻下为妍妍实施了该院年龄比较小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并根据妍妍胰腺小、质地软、胰管纤细等特点,采用了改进的胰腺残端吻合方式。手术历时3小时,术中出血仅100毫升,术后也没有胰漏等并发症发生。 据御生堂中医院介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是一种发病率较低、较为罕见的胰腺外分泌肿瘤,多发于年轻女性,儿童、老年和男性少见,属低度恶性肿瘤。该病发作时多表现为上腹部肿块或上腹部疼痛,也有一些患者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有疲劳感,甚至有的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 御生堂中医院提醒,由于该病发病率低,一般各项生化检查均正常,所以术前诊断较为困难,容易误诊。但该肿瘤手术切除预后良好,因此一旦确诊,需尽快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