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不会有人能抵挡得住一碗腊味煲仔饭的诱惑。对于很多南方人而言,其他的就算了,但如果连腊肉香肠都没有,摆起来的话,那就不是真的过年。然而这份美味却并不适合所有人。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发布的致癌清单中,中式咸鱼、腊肉等均在一类致癌物之列。 咸鱼、腊肉可导致这些癌症! 1、亚硝酸盐+胺类=亚硝胺 咸鱼、腊肉经过高浓度的盐腌制,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本身并没有致癌性,但当亚硝酸盐进入胃里,遇到蛋白质的分解产物胺类,胃中的酸性环境会促使两者发生反应,亚硝酸盐就会转变成有致癌性的亚硝胺。亚硝胺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容易引起食管癌、胃癌等。 2. 少吃咸鱼腊肉,减少鼻咽癌 反复鼻塞、涕血、耳鸣、闷胀、头痛、面麻、上颈部淋巴结肿大……这些都是鼻咽癌的常见症状。鼻咽癌呈现“南高北低”的趋势,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西、海南、港澳等地高发,其中又以广东省发病率为代表,患病人数大约占到全国的60%。这主要是因为当地居民多有进食咸鱼、腊肉等腌制食品习惯,这些食物中亚硝酸盐含量较高,有致癌作用。 3. 熏制产生苯并芘也有致癌风险! 常见的腌制食品有腊肉、腊肠、酸菜、咸鱼、火腿、香肠等。在制作工序方面,有些地方是直接盐腌几天后拿出来晾晒干;有些地方是腌制后用火熏干,之后都置于通风处存放。 肉类在熏制过程中,动物肉的油脂会因为高温滴下,落在炭火上会产生大量浓烟。这些浓烟中不乏有害物质,如多环芳香烃、煤焦油等有害化学物和强致癌物苯并芘。 而这些有害物质不仅存在于烟雾中,还会存在熏制肉的表面。经常食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癌几率。在制作过程中,肉中很多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几乎丧失殆尽,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维生素C等含量均为零。 注:普通人如果想要降低癌症的患病风险,而且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腊肉用清水漂洗,这样可以去掉一些盐分。 (2)腊肉先用水煮熟,将水分倒掉,这样可以再去掉一些盐分。 (3)腊肉建议是清蒸或者清炒,不要油炸或者烧烤,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 (4)清炒腊肉的时候,可以放一些蔬菜,这样就可以吸收盐分,而且蔬菜可以降低致癌物对身体的影响。或者吃腊肉的时候,多吃一些水果,特别是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可以减少亚硝酸盐对身体的危害。 这样来说肿瘤患者是不是碰不得腊肉,肉类包括畜肉和禽肉。畜肉包括很多哺乳动物的肉,比如猪、牛、羊、兔子等,也被称为红肉。而鸡、鸭、鹅等禽肉,属于白肉。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红肉不能多吃了,甚至有人认为红肉一点都不能吃,这是什么原因呢? 主要原因是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红肉归为2A类致癌物,从此以后就有很多人认为红肉不能吃了,更何况腊肉?但其实不同阶段的肿瘤患者也是有讲究,但并没有到达完全杜绝肉类的程度,只是要限制甚至不吃腊肠等腌制食物。 一、化疗前 1. 均衡饮食:每日饮食中包含谷薯类(米饭、面食)、蔬菜水果类、鱼禽畜肉蛋类、奶及豆制品类以及油脂类五大类食物。 2. 每日3-5餐:加餐可以选择酸奶、馒头片、饼干、水果、肠内营养配方粉、蛋白粉等。 3. 选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等食物: 如:米饭、面食、鸡蛋、鱼肉、鸡肉、瘦肉、豆腐、新鲜蔬菜水果等。 二、化疗中 (1)食物清淡细软好消化:以谷薯类、蔬菜、水果为主,配以容易消化的鸡蛋羹、豆腐、鸡肉、鱼肉等。 (2)如果治疗反应较大,饮食以半流质为主,如菜粥、八宝粥、龙须面、面包、鸡蛋羹、豆花、汆丸子、水煮白菜豆腐。 (3) 饮食不足平时的2/3超过1周,建议在营养师指导下通过口服补充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补充营养。 三、化疗后 (1)养成健康饮食模式:大量蔬菜及适量水果,增加全谷类及豆类,限制红肉及加工肉、少吃甜食及含糖饮料。 (2)康复期进补:长期缓补,个体化进补。关于功能食品改善肿瘤患者预后的证据比较少,总的原则是食补胜过药补。 (3)营养监测:每周监测体重,进食量少于平时的2/3 超过一周,或非自主性体重一周内下降大于1-2kg,建议尽快找主管医师或营养师进行营养评估。 注意:肿瘤患者限制红肉(如牛肉、猪肉和羊肉),尽量少吃加工肉(香肠、火腿、腊肉)。红肉1周不超过300-500克。限制甜食及含糖饮料以及高糖、高盐、高脂的加工食物。除了这些,还需要禁酒禁烟! |